<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北京365游戏盒子_365bet网站地址_365bet体育注册开户|365游戏盒子_365bet网站地址_365bet体育注册开户北京市委员会
        团旗 团徽 团歌 团章

        新京报:首都高校志愿者宣誓“为冬奥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新京报 | 2021-10-27  


        字体: [大字中字小字] [打印] [关闭窗口]

        昨日,“青力冬奥 奔向未来”首都高校冬奥、冬残奥志愿者誓师大会暨首都青少年迎冬奥倒计时100天冰雪嘉年华活动举行。

        通过“1+65”的形式举办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冬奥倒计时100天活动,除北京体育大学师生代表现场参会外,首都65所志愿者来源高校及张家口赛区的代表在线上同步参加活动。

        来自66所首都高校的志愿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共同宣誓:我志愿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使命重大,任务光荣!我将做到:听从指挥,服务大局;全力以赴,团结协作;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理念,为祖国争光,为冬奥添彩,共同为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贡献青春力量!

        誓师大会上,来自北大、清华、北工大的志愿者代表讲述了参与志愿服务的感受。与会领导为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和城市志愿者团队授旗,北京高校全体志愿者线上线下同步庄严宣誓。

        活动当天,冰雪嘉年华活动正式开幕。首都大学生代表、少年儿童代表、青年职工代表一起向全球发出诚挚邀请——相约北京,共享冬奥,欢喜过大年,一起向未来。

        志愿者有哪些奥运情结?如何做好服务准备?对此,新京报记者对话两位在誓师大会上发言的志愿者——清华大学博士生余中淇、北京大学思政老师李晓丹。

        微信图片_20211110102327.jpg

        10月26日,北京高校志愿者在线上线下同步宣誓。

        余中淇

        小学5年级时曾为北京奥运会做过志愿服务

        新京报:你在小学曾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服务,这是怎样的经历?

        余中淇:我小学5年级时,曾为北京奥运会做过志愿服务,在奥运场馆周边做信息咨询和翻译辅助。当时我的心里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练好外语,接待好外国来宾,做好北京奥运的“小主人”。同时,清华大学“无体育,不清华”的精神也在无时无刻地激励着我,让我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了冬奥会志愿者的选拔。

        新京报:你在志愿者选拔过程中的优势是什么?

        余中淇:在读书时,我曾在清华校庆、清华毕业典礼等活动中担任过志愿者,积累了一些服务经验,我想这些经历可能也是我最终入选的“加分项”。

        新京报:此次志愿者培训中,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余中淇:在培训过程中,我很开心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将来我们可以一起来做志愿服务,同时,我的服务能力和经验也得到提升。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给我们培训的一些外国老师非常喜欢和身边的人分享在中国的感受,比如在中国生活非常方便,中国的建设成就和文化成就,他们会发在社交媒体上。

        这也给我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带来一些启发,给外宾或者外国游客介绍中国,不是简单将中国吃喝玩乐翻译成英文,真正吸引他人的,是语言中厚植的中国文化。

        新京报:此次你的服务岗位是什么?和13年前相比,现在的你有哪些感受和期待?

        余中淇:我目前担任奥林匹克大家庭助理,会参与冬奥会的整个过程,服务范围覆盖所有涉奥场所。我们主要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提供日程管理、场务陪同、语言翻译和信息沟通等服务,并协助他们处理紧急情况。

        我觉得,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我们在张开双手,拥抱世界,那么2022年冬奥会则是基于文化自信和寄托,帮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13年,从“北京欢迎你”到“一起向未来”,中国的奥运文化宗旨在开放,逐渐走向引领潮流,这更是中国文化回应奥林匹克精神“更团结”的体现。

        作为“双奥志愿者”,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正整装待发为冬奥会顺利召开做最后的冲刺。希望届时能向世界展示中国志愿者的风貌,以更高的标准在冬奥会赛场上绽放志愿服务之花。

        李晓丹

        北京奥运会“志愿蓝”激发我们更好服务冬奥

        新京报:两年前,你参加了冬奥志愿者招募启动仪式,如今冬奥会即将开幕,两年来你有何感受?

        李晓丹:2019年国际志愿者日,还是大学生志愿者的我有幸与蔡奇书记一同启动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全球招募网络系统,志愿者招募吹响集结号。目前,高校志愿者招募工作已基本完成,北京全面进入冬奥时间。目前我也从一名大学生成为一名带队教师,和我的学生们一道,正在助力“冰立方”测试赛“全真模拟考”,向着冬奥全力冲刺。

        新京报:北大志愿者正在参与服务“冰立方”测试赛,大家的志愿服务状态怎么样?

        李晓丹:“冰立方”场馆志愿者的主责高校是北京大学,尽管北京冬奥会还没有开幕,北大青年志愿者的冬奥记忆其实已经开始了,大家都很有热情。

        2008年奥运会时,许多北大志愿者在鸟巢服务,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被称为“鸟巢一代”,他们和奥运有关的青春故事在师兄师姐那里口口相传,“奥运志愿蓝”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4月,北大志愿者参与了“相约北京”系列测试活动,志愿服务的场馆就在“冰立方”;10月份正在进行的测试赛中,北大也有近百名志愿者在现场参与服务工作。

        志愿者们见过不同时间点的“冰立方”。他们最初上岗时,正好赶上北京降温,但是志愿者没有一人迟到。

        新京报:志愿者如何兼顾志愿服务和学业?

        李晓丹:目前在学期中,测试赛不仅是对整个场馆运行的测试,同时也是对赛时如何保障学生志愿者顺利上岗的一种测试。学校多个部门和志愿者所在院系密切联动,对学生课业进行保障,一人一策,尽全力解上岗时的后顾之忧。

        新京报:作为一名多次参加志愿活动的志愿者“老人儿”,你对参加服务的志愿者有何建议?

        李晓丹:2008年“鸟巢一代”志愿者的奥运故事时刻激发着我们,让我们不仅在服务技能上提升自己,也在心态上满怀着期待、做好了准备。

        首先要积极参加培训,带着本领上阵;要做好本领域工作,甘作“螺丝钉”;要享受参与冬奥、奉献冬奥的过程,感受奥运精神、体育魅力。全体北大志愿者已经准备好了,时刻准备着以灿烂的笑容、勤勉的行动、青春的风采,为首都贡献最美的风景,向世界传播和平与友善。


        浏览量: